
一、中國智慧北斗精神
人類夢想追逐到哪里,就希望時空定位到哪里。人類腳步邁進到哪里,就希望導航指引到哪里。7月31日,源自中國的北斗系統邁入為全球定位、導航的新階段。在這個重要時刻,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傳承好、弘揚好新時代北斗精神。在中國智慧、中國坐標背后,蘊含著什么樣的中國精神呢?
開通儀式之后,習近平在這個展覽上看了什么?
2020年7月31日上午,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。
深邃夜空,斗轉星移。北斗星,自古為中華民族定方向、辨四季、定時辰。我國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以“北斗”命名,恰如其分。昔有指南之針,今有北斗導航,這是中國智慧遙隔時空的接力。
從2000年10月第一顆北斗一號試驗衛星成功發射,到今年6月23日北斗三號最后一顆全球組網衛星完成部署,20年來,44次發射,中國先后將4顆北斗試驗衛星,55顆北斗二號、三號組網衛星送入太空,完成全球組網,為世界貢獻全球衛星導航的“中國方案”。
北斗系統是黨中央決策實施的國家重大科技工程,習近平總書記始終牽掛?!稌r政新聞眼》梳理發現,習近平不僅在2014年、2016年、2018年三屆兩院院士大會上“點贊”北斗導航,還先后兩次在新年賀詞中介紹北斗導航的進展。從2019年賀詞中“北斗導航向全球組網邁出堅實一步”,到2020年賀詞中“北斗導航全球組網進入沖刺期”,再到今年7月31日建成開通,北斗系統“瓜熟蒂落”。我國也由此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擁有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。
儀式結束后,習近平參觀了北斗系統建設發展成果展覽展示,聽取工程建設、運行服務、應用推廣、國際合作和發展展望介紹。
國之大器,利國惠民?;鹕裆?、雷神山醫院的修建,是北斗為復雜地形地貌實現高精度定位、精確標繪。今年5月,中國登山健兒再登珠穆朗瑪峰峰頂,同樣以北斗數據為主。北斗的創新應用還體現在工業互聯網、物聯網、車聯網等新興領域。2035年前,北斗還將建設完善更加泛在、更加融合、更加智能的綜合時空體系。
航天人的“造夢”接力
今年4月24日“中國航天日”前夕,孫家棟等11位參與“東方紅一號”任務的老科學家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,表達實現中國夢、航天夢的信心。他們很快收到了總書記的回信。信中說,“你們青春年華投身祖國航天事業,耄耋之年仍心系祖國航天未來,讓我深受感動。”
孫家棟是“兩彈一星”元勛、“東方紅一號”衛星總體設計工作負責人,后來又帶領團隊完成了我國北斗一號、北斗二號建設任務,以及北斗三號立項和論證。孫家棟院士還是繞月探測工程技術總負責人。
7月31日,91歲的孫家棟院士坐著輪椅來到人民大會堂。這是一年之后他和總書記在人民大會堂的再次見面。去年9月,孫家棟榮獲國家最高榮譽勛章——“共和國勛章”。
2015年,楊長風接替孫家棟院士擔任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,帶領團隊繼續為航天夢奮斗。
仰望星空、北斗璀璨,腳踏實地、行穩致遠。中共中央、國務院、中央軍委的賀電指出,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建成開通,凝結著一代代航天人接續奮斗的心血,飽含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本色。
為何要傳承好、弘揚好新時代北斗精神?
在參觀北斗系統建設發展成果展覽展示時,習近平總書記強調,26年來,參與北斗系統研制建設的全體人員迎難而上、敢打硬仗、接續奮斗,發揚“兩彈一星”精神,培育了新時代北斗精神,要傳承好、弘揚好。
什么是新時代北斗精神?當天中共中央、國務院、中央軍委的賀電指出,要大力弘揚“自主創新、開放融合、萬眾一心、追求卓越”的新時代北斗精神。
為什么要傳承好、弘揚好新時代北斗精神?這一精神的每一層面都飽含時代意義。
自主創新
中國始終堅持自主建設、發展和運行北斗系統。研制團隊首創星間鏈路網絡協議、自主定軌、時間同步等系統方案,填補了國內空白。北斗導航衛星單機和關鍵元器件國產化率達到100%??倳浂啻握佌伕嬲]:“自主創新是我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。”“不能總是用別人的昨天來裝扮自己的明天。”